追寻先烈足迹,传承红色基因 ——更生学校高2021届建川文化之旅研学纪实

2019-04-03
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

都说人间四月是最美的季节,而于这样的时光,要么读书,要么旅行,身体或灵魂,总有一个该在路上。因此,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,弘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,让现代青少年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2019年4月2日,乐山市更生学校组织高2021届学生于前往了四川大邑县建川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。早晨7点30分从学校出发,两个半小时的车程,同学们一路欢歌笑语,兴趣高昂。

webwxgetmsgimg (9).jpg

直面民族创伤,铭记历史使命

10点45分,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同学们走进了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博物馆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老兵手印广场。红色的手印墙,是老兵们留给未来的嘱托,同学们试探着、轻轻地和那一个个红色的印记击掌,手心相对时,清浅的光线映上额角,仿佛正在进行着一种无声的传承仪式。

webwxgetmsgimg (16).jpg

接下来,同学们分别参观了中流砥柱馆、正面战场馆、不屈战俘馆、川军抗战馆。地雷战、青纱帐、无声的硝烟、嘶哑的长枪让每一位访客心灵滚烫。大家细心观看体味一幅幅画面,一组组雕塑、一件件藏品,来时激动、好奇的心情渐渐变成了此时的惊讶、震撼和肃穆。同学们被爱国将士的英雄事迹所感染,对那些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,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独立流血牺牲的前辈们肃然起敬。

webwxgetmsgimg (11).jpg

webwxgetmsgimg (14).jpg

“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”。正如建川博物馆的场馆主题一样“为了和平,收藏战争;为了未来,收藏教训;为了安宁,收藏灾难;为了传承,收藏民俗;我们不说话,让文物说话,让历史告诉未来。 ”唤醒战争的记忆,直面民族的创伤,这段红色的旅程里,有殷红的鲜血,无悔的生命,更有一面名为“中国”的旗帜,飘扬在每一个同学的心上,教会同学们国家强大的意义。

webwxgetmsgimg (13).jpg

webwxgetmsgimg (17).jpg

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,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

同学来到抗震纪念馆。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,在这群当时还只在读幼儿园的孩子们心里,也许有一点点印迹,而此次亲触实物重新搭构成的断壁残垣,亲眼看那一段段现场纪实的灾区视频,那一幅幅非常感人的救灾画面,那么多的地震遗物,孩子们的心灵更是被深深的震撼了。他们为生命的不易而慨叹,为解放军英勇献身的精神而致敬,为那些带给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人而无限感激。

4月2日,正值凉山州木里山火发生的第三天,30名遇难的烈士的遗体全部找到。同学们来到群雕广场纪念馆,回忆起这一路所见的百年屈辱与抗争,回忆起汶川的大灾与大爱,想起木里火灾中的英雄,纷纷自觉肃立默哀。

webwxgetmsgimg (12).jpg

“哪里有那么多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”建川之行,是同学们学习生涯中别开生面的一课。一路回来的路上,同学们或沉默、或轻声交谈、或在手机上、或在笔记本上,认真地写下了自己一天的所得。于父母,于亲友,于师长甚至于这个社会,同学们似乎渐渐明白了感恩与付出的意义,也渐渐懂得了生的意义,会更加有价值的去过好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,创造生命的意义。

(图文:周军)


版权所有©乐山更生学校 地址: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龙马路333号 电话/传真:0833-2501356

蜀ICP备16001373号-1